首 页

站长气功档案

站长论坛

中国医术

中华气功

密宗修炼

诗 歌

道家炼养

总 论 坛


当前所在:生命探索网>>道家炼养>>聊张三丰
             聊张三丰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包雄涛
  张三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炼养大师,可现在人大部分都局限于小说电影中了解的张三丰,不知道他一生修炼已到何种程度?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奇人─张三丰。我早想写点东西纪念这位大师。由于张三丰生活在元、明、清三代,当时佛道斗争激烈,能留下来的史料实在太少,手头只有一部《张三丰全集》,系汪锡龄六世孙名昙者所献,于清道光年间经加补充而成,但全集所收除一部题为张三丰著作外,大部分为后人收集的资料,有些只有只言片语,难写成一篇评论张三丰的文章,而且本人文化水平有限,只能用聊天的形式来纪念一代宗师了,故取名《聊张三丰》。
  张三丰,元·定宗二年丁未四月初九曰生(1247—?) ,辽东懿州人。原名通字君实号玄玄。五岁时因染眼疾,渐渐看不清红黄蓝白,眼瞎了,时逢懿州碧落宫住持道士张云庵路过见之,跟他父母说:要收他为徒,并答应眼复明后就送还,其母同意,遂投张云庵为徒,从学全真正教,静居半年后眼渐渐复明,从张三丰五岁患眼疾,使我想起了唐代的孙思邈在幼时也体弱多病,宋代另一位中国炼养大师陈抟,初生时不能说话,可也在五岁时由于戏于涡水,水滨有一青衣妇女引置怀中乳之,即能说话了,故而我说炼养派大部分成就者在幼年都患有某种疾病,知道了生病的痛苦,就会终身刻苦的修炼。张三丰在碧落宫张云庵处静修七年,教习道经兼读儒释两家之书,为什么修习道家经典还要兼学儒释两家之书呢?因为我国以前的宗教都是一个模样,就是“头戴孔子帽、身披道袍、脚穿和尚鞋”,所以张三丰在道观也要兼学儒释两家学说。由于张三丰其母思念,张云庵也不想多留他了,张三丰便拜别师傅回家。至元甲子(1264年)十七岁的张三丰来到了燕京,就是现在的北京,经朋友的奏补做中山博陵令,相当于现在的文物园林管理的官,在燕京当官不到三年,就闻知父母相继去世,乃辞官回家。守孝三年中熟读各种道家经典,忽然有一天一位姓邱的道人叩口相妨,剧谈玄理,满座风清,谈的十分投机,在这位姓邱的道人启发下,明白要炼养必须在大山大川中去融合大自然,才是修道的唯一途径。(按《张三丰全集》中汪锡龄认为姓邱的道人即邱长春,我认为此说不正确,因邱长春已于1227年去世,而张三丰则1247年始生)这样张三丰就有到名山大川去寻访异人的想法,于是束装出游,遍历名山大川,云游达三十多年,可惜均无所遇,后乃暂居于陕西宝鸡山,中有三尖山,三峰挺秀,苍润宜人,便自号为三丰居士。元·延偌元年(1314年),六十七岁的张三丰开始云游到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,拜以为师,更名玄素,一名玄化,合号玄玄子,别号昆阳,可是在终南山修道四年并无效验,自感一无所获,因考虑到修道必须法财两用,但自己云游多年,手中无钱,不能孝敬师傅,不觉泪下,此事被火龙真人知道后,便传张三丰“丹砂点化”之诀(即俗说“点石成金”的方法,其实说穿了,就是用汞和铅,外用金属矿石在炉中烧炼的假黄金)。命出山修炼,这样张三丰下山和光混俗,闯荡江湖数年,但内心总觉得骗人的技术总是有愧于世人的,内心希望能修炼出人体真正的内丹,直到泰定甲子春(1324年、张三丰七十七岁)南至武当山静心调神九年,修道才开始有了成就,这次在武当山共修炼十余年后,开创了道家炼养派三大门派之一的武当派。(另二派为华山派和金仙派)
  于至正初(1341年,九十四岁的张三丰)由武当山到辽阳省墓,然后再回燕京(现北京),可惜以前他在北京当中山博陵令时所认识的公卿故旧早死亡已尽,袋中钱已用完,又不愿用“点石成金”的办法骗钱,于是成了乞丐,再次流泪痛哭,直至至正十九年(1359年)讨饭讨到南京,遇见明朝富翁沈万山,沈知其有“点石成金”术,要他传授,张三丰讲:“这是骗人的东西,你要它有用吗?”沈万三说:“现在元朝跟朱元璋在打仗,把假金弄到元朝去搞乱元朝的金融,使朱元璋能尽快赶走外族取得天下。”于是传沈万山“丹砂点化”之诀,沈也给了张三丰一些钱,又回到了宝鸡山,造了一座道观,名金台观。但思想上总觉得有愧于天下,不应该用“点石成金”术欺骗世人,于是就用死来完结这块心病,一曰自言当死,留下遗作而逝。当地人杨轨山具棺殓之,但当葬时闻棺内有声,开棺复活,扬长而去。第二年元朝灭亡,明朝建立,张三丰又回武当山伪装疯汉,人称邋遢道人。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皇帝下诏求一百三十七岁武当隐士张三丰,但张三丰拒绝不见。十八年后又强迫沈万山去武当山敦请,张三丰也不去。有明一代,自洪武至永乐几十年间、三代皇帝访求张三丰好多次,并赐号通徽显化妙行真人,甚至动员民夫三十余万人大修武当宫观,并派专人守候,张三丰终未应诏。据《隐镜编年》所载,最后在永乐十四年(1416年)五月武当山一百六十九岁老隐士张三丰入朝拜见永乐皇帝,据《明史· 艺文类》所载,此间张三丰写下了《金丹直指》一卷,又《金丹秘诀》一卷,明代即已刊行,但今天统统散失。直到清雍正元年(1723年)任河南省河道副使的汪锡龄上奏清廷称他在观察四川时曾遇张三丰,住于其衙署并“侍先生甚久”、“后亦数次往返”、“亲授秘旨”等等,如此则张三丰当时已四百余岁。究竟张三丰哪年仙逝,已没有史料可查。
  下面聊一下张三丰在炼养派历史上最重要的特点:第一,学术思想提倡三教合一,说:“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,理综三教,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,……平允论之曰,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,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,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。各讲各的妙处,合讲合的好处,何必口舌是非哉。”反对死板的所谓“有为、无为”说,在《玄机直讲· 炼丹火候第二篇》中说:“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与有为。有为都是后天,今之道门多流此弊。故世罕全真:亦不可着于无为。无为便落顽空,今之释门多中此弊,……” 第二,在修持方面,重内丹,轻外丹,张三丰在《服食大丹说》中说:“成道之后,方炼服食,此丹如黍米一粒,落于地上则金光烛天,方名神丹,若不通神敢说是外丹服食,此理奥妙,天机深远。”可见修道之前所炼的“丹砂点化”属幻觉和成道后所炼的神丹,本质不同。第三,在养生方面张三丰提倡孔孟的“仁义道德、养浩然正气”,张三丰在《五德篇》中说:“是知为人者,必先有心之五德,而后有身之五经。仁不绝,肝气生;义不绝,肺气平;礼不绝,心气明;智不绝,肾气灵;信不绝,脾气醒。德包乎身,身包乎心,身为心用,心以德明,是身即心,是心即身,是五德即五经,德失经失,德成身成,身成经成,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。”不赞成内气外放。他说:“凡人养神养气之际,神即为收气主宰,收得一分气,便得一分宝,收得十分气,便得十分宝,气之贵重,世上凡金凡玉,虽百两不换一分,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。”
 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世界上所有宗教都不肯公开解释的中脉,张三丰大师有较详细的介绍,虽然有部分著作已失传,可也算世界修炼史上最突出的贡献,在《全集》中他说:“大道从中字八门,所谓中字者,一在身中,一不在身中,功夫须两层做,第一寻身中之中,……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,……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。”这是张三丰从五岁开始直到七十五岁才修到的炼养经验,是给我们中华民族修炼者最宝贵的遗产,今天我们能从电影电视小说中看到许多关于张三丰大师的故事,就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永远都相信张三丰大师修炼最深、功夫最好,是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象征。

联系站长:baoxt2006@163.com

版权所有  包雄涛